行业动态
5凉亭简介
来源:未知作者:admin日期:2019-03-09 浏览:

凉亭,因为造型轻巧,选材不拘,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。常建在花园或公园中的开敞的纳凉亭榭或北铭亭子,常由柱子支承屋顶建造。凉亭具有体积不大、用料较少、设计灵活、建筑方便等特点。在农村,通村公路边、村头寨尾处、房前屋后旁、茂林修竹中、上山的路边建凉亭,可以起到供村民、远客避风躲雨、歇息纳凉、座谈交流、对歌娱乐、观水赏景的作用。
1
凉亭简介
凉亭形状一般小巧玲珑,四面敞开,通风透光,属于一种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小品建筑。凉亭的特点是周围开敞,在造型上相对的小而集中,因此,凉亭常与山、水、绿化结合起来组景,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凉亭,特别讲究装饰,可起点缀园景和建立观景点的作用。
1.供行路人避雨或休息的亭子。唐杜牧 《醉倒》诗:“日晴空乐下仙云,俱在凉亭送使君。”明陆采 《明珠记·由房》:“炎威,炙损娇姿,怎如和我凉亭共戏,醉荷风碧簟相依。”夏衍《秋瑾传》序幕:“右手是凉亭的一半,横断舞台的是一条破碎残败了的石板路。”
2.元代皇帝巡幸时驻跸之处,有东西二亭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内。元朝的周伯琦 《立秋日书事》诗之三:“凉亭千里内,相望列东西。”
2
选材分类
凉亭,是人们凭借一定材料建造出来的,而材料的特性,也必然会对建筑的造型风格产生影响。所以,凉亭的造型艺术,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材料。由于各种材料性能的差异,因此,不同材料建造的凉亭,就各自带有非常显著的不同特色,同时,也必然受到所用材料特性的限制。根据材料不同,凉亭又可分为:茅草亭、竹亭、木亭、石亭、砖亭、铜亭等。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农村中比较常见的凉亭:茅草亭、木亭和竹亭。
茅草亭
茅草亭是各类凉亭的鼻祖,源于现实生活,山间路旁歇息避雨的休息棚、水车棚等,即是茅亭的原形。
此类凉亭,多用原木稍事加工以为梁柱,或覆茅草,或盖树皮,一派天然情趣。由于它保留着自然本色,颇具山野林泉之意,所以备受清高风雅之士赏识。柳宗元在《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凉亭记》中对茅亭有过这样的评价:“无薄栌节之华,不修椽,不剪茨,不列墙,以白云为藩离,碧山为屏风,昭其俭也。”王昌龄也曾留有“茅亭宿花影,西山鸾鹤群”的诗句,以赞其清雅隽秀之形。于是乎,不仅山野之地多筑茅亭,就是豪华的宅第和皇宫禁苑内,也都建有茅亭,追求“天然去雕饰”的古朴、清幽之趣。
木亭
中国建筑是木结构体系的建筑,所以凉亭也大多是木结构的。木构的凉亭,以木构架琉璃瓦顶和木构黛瓦顶木凉亭两种形式最为常见。前者为皇家建筑和坛庙宗教建筑中所特有,富丽堂皇,色彩浓艳。而后者则是中国古典亭榭的主导,或质朴庄重,或典雅清逸,遍及大江南北,是中国古典凉亭的代表形式。此外,木结构的凉亭,也有做成片石顶、铁皮顶和灰土顶的,不过一般比较少见,属于较为特殊的形制。
竹亭
用竹作凉亭,唐代已有。诗人独孤及曾作有《卢郎中寻阳竹亭记》:“伐竹为亭,其高,出于林表。”到后来,桥凉亭亦有以竹为之者。《扬州画舫录》中载:“梅岭春深即长春岭,在保障湖中。岭在水中,架木为玉板桥,上筑方亭。柱、栏、檐、瓦皆镶以竹,故又名竹桥。”可见竹凉亭应用之广。
由于竹不耐久,存留时间短,所以遗留下来的竹亭极少。竹亭多用绑扎辅以钉、铆的方法建造。而有些竹亭,梁、柱等结构构件仍用木材,外包竹片,以仿竹形,其饮坐凳、椽、瓦等则全部用竹制做,既坚固,又便于修护。
相关文章